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
16年,4350多个“蝌蚪娃”通过器乐考级

    胡秋瑾指导小朋友

    幼儿钢琴演奏会

    宝山园琴房

    大华园琴房

    ■ 乐缘

    小蝌蚪音乐园创办于1995年,幼儿园本着“每个孩子都应该学音乐,每个孩子都能够学音乐”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让每个孩子学会一门乐器。1997年,建园第三年,为了让器乐教学的质量得到社会的检验,“小蝌蚪”开始参加上海音协的钢琴、古筝、小提琴、手风琴和扬琴专业的考级,当时只有6名幼儿参加,这一步一走已经走过16个年头……

    从数字递增看“蝌蚪娃”考级发展

    16年前,现为杨浦园器乐教学管理组长的李海燕,第一次带幼儿参加考级,她坦言:“当初仅想试一下,一是让幼儿锻炼锻炼,二是看看我们的教学如何。”

    随着“小蝌蚪”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的不断上升,参加考级的人数也在递增:1997年6名;2000年135名;2005年286名;2010年340名;今年466名。考级合格率几近100%,有的幼儿还作为优秀者登台上海音乐厅。截止去年2012年,共有3890名(人次)幼儿顺利通过考级,截止发稿前,今年的考级成绩没全部出来,但肯定的是,16年间,累计共有4350多名在园幼儿(人次)拿到上海音协的考级证书。

    从级别递升看“小蝌蚪”教学质量提高

    “小蝌蚪”遵循艺术规律和教学规律,不盲目跳级,不拔苗助长,幼儿考级普遍保持三级。然而,作为音乐特色的民办幼儿园,“小蝌蚪”加强教学质量的同时,在考级级别的提高上,也进行了实践探索:2002年,手风琴考出四级(以后幼儿园取消了手风琴的选修项目);2005年,扬琴考出五级(以后幼儿园取消了扬琴的选修项目);2009年古筝考出六级;2012年小提琴考出五级;2013年钢琴考出七级。另外,高级别的幼儿人数也在上升,1999年考出五级的幼儿只有1名,到了2012年,五级以上的幼儿多达52名。

    级别的递升不能全面说明问题,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小蝌蚪”器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从考出七级看幼儿的潜能

    今年考级,又传喜讯,宝山园姚呈逸小朋友通过了钢琴7级,这也是“小蝌蚪”目前最高的级别。消息传来,教师们欢欣鼓舞。如何看待高级别,姚呈逸的指导老师、宝山园器乐教学管理组长胡秋瑾说:“高级别固然是好,也很不易,但高级别并不等于音乐的高素质。幼儿园能考到七级只是个例,是我们探索幼儿音乐发展潜能及显现‘小蝌蚪’器乐教学亮点的一次实践。”

    从成绩背后看“小蝌蚪”器乐教学模式

    “小蝌蚪”历年来考级合格率之高、级别之高,是不是偶然?在成绩的背后,让我们看一看“小蝌蚪”器乐教学的模式:设立器乐教学管理组;配备一批专门从事幼儿器乐教学的教师;制订出经过研究和实践的教材序列和教学进程表;回课——带练的教学模式;每周1次的教研活动;每月1次的幼儿演奏会;每年“庆六一”、“迎新年”的艺术教学展示活动等等。

    园方特别注重器乐学习的硬件环境:有专用的琴房,仅钢琴就有近200台。另外,每所幼儿园都配置了三角钢琴,让幼儿在三角琴弹奏与在普通立式琴上弹奏,从心理感受和实际效果均是大不一样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小蝌蚪”具有富于责任心和教学经验的器乐教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练琴习惯。

    由此可见,“小蝌蚪”的器乐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模式并趋于成熟,我们有理由说,“小蝌蚪”器乐教学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必然的结果。

    在每年的考场上,可见“小蝌蚪”幼儿进入考场信心满满,从考场出来充满自豪:“我没问题!”有的还会悄悄告诉老师看到别的考生小朋友弹错了等等。实际上,每月的演奏会及各类演出活动早已锻炼了幼儿在考场正常发挥,难怪这些“身经百战”的小乐手个个都不会怯场。

    通过考级还原考级的意义

    在如何看待考级,“小蝌蚪”始终有自己的观点,并引导家长。继上海音协实施器乐考级之后,其他音乐机构也纷纷推出,有的考级教材(曲目)两年换一次,这就有可能一年甚至二年不练其他乐曲,专攻这几首固定的曲目以应付考级。有的家长提出要转考其他机构,认为那样比较容易。

    “小蝌蚪”认为,考级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张证书,学琴更不能变成应试教育。考级仅是一种手段,可以让幼儿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考级能使幼儿积累临场的经验而变得老练和自信,也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考级活动也为幼儿创造了与其他小朋友相互学习的机会,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不足之处等等。总而言之,考级要利于幼儿的学习成长,也利于推进教师的质量提高,否则就失去其最根本的意义了。

    在结束本文的时候,笔者衷心希望让考级远离功利,衷心希望“蝌蚪娃”及所有琴童通过考级能更喜欢音乐,永远与音乐交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