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0日 星期五
宝宝成长各阶段 父母必懂一件事

    导读:宝宝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关键内容,所以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抓住这些关键内容,对宝宝进行“一件事”教育。

    2岁半:宝宝开始反抗

    宝宝到了2岁半,进入成长阶段的第一个“叛逆期“,我们惯常称它是“可怕的两岁”。他们通过对大人观点和指令的否定,来强调自己的独立意识;也希望通过“自己做”来向大人展示自己已具备的能力,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强了。

    给他选择权,让他自己来

    在这个阶段,父母把握好管教的“度”,化解孩子的“反抗”,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反抗期,并找到和孩子和谐相处的良好方式。家长在给孩子提要求时,也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家长不妨在提要求时,给他2-3个选择,比如明天穿红色衣服还是蓝色衣服,这既给了宝宝当家作主的感觉,又避免了宝宝随心所欲地做决定。

    如果宝宝坚持要自己穿衣吃饭,那就让他自己来吧!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他表现得手忙脚乱,甚至弄坏东西,但是父母给点耐心教导他,让他循序渐进,宝宝就能不断地学习进步。

    3岁:宝宝喜欢与人分享

    这个时期宝宝的“自我中心”会逐渐向“社会化思维”转化,宝宝到了3岁左右,你会发现他似乎开始喜欢与人分享。那么,家长不妨强化宝宝的这种意识和行为,让他掌握分享的技巧,享受分享的快乐。

    引导宝宝换位思考

    在家的时候,爸妈可以适当“当一回孩子”。宝宝在吃雪糕,妈妈可以说“宝宝可以让我吃一点吗?”让孩子有机会发挥小爱心。如果宝宝下次积极主动地喂你吃他最爱的饼干,妈妈在欣然接受的同时还要对宝宝的这种主动分享行为多加鼓励赞许。

    如果别的小朋友想要玩宝宝的玩具,但宝宝不让,妈妈可以对孩子多给予指导暗示:“宝宝如果想玩那个玩具,别人不让你玩,你会怎么样?”尝试让孩子去体会别人的感受,让他知道拒绝别人,他们也会不开心,这样孩子就能够更容易地体谅理解他人,学会主动分享了。

    3岁半:宝宝缺乏安全感

    宝宝在3岁左右开始进入幼儿园,这个时期面临的关键问题就是宝宝的分离焦虑。宝宝将要离开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宝宝那面会感觉缺乏安全感,甚至在入园后性情会变得很奇怪。以前总是安静乖乖的,现在竟会因小事和爸爸激烈拌嘴。

    给他温暖,找到宣泄方式

    在宝宝缺乏安全感这个非常时期,父母要给宝宝更多一点的关注和爱护。宝宝心里憋屈难受,难免会发“无名火”,家长要体谅宝宝的心理,给他更多的宽容。主动倾听宝宝需求的同时,可以多抱抱、亲亲他,引导宝宝将自己不愉快的情绪表达出来。每天晚上多抽一点时间和宝宝一起做游戏,让他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让他懂得虽然父母把他放在幼儿园中,但是对他的爱是不变的。

    宝宝不舒心时家长不妨给他一些涂鸦的工具,引导宝宝将心里所想涂鸦出来,给宝宝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随意发挥。做父母的不必较真去追求宝宝大作的形似神似,技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宝宝能够在涂鸦中找到乐趣,找到发泄的渠道。在宝宝涂鸦时,父母也可以在家里放一些古典音乐作背景,古典音乐本身就具有安抚宝宝情绪的作用,能够让宝宝将紧张和压力释放出来。